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著

肝著

病名。指胸痛时每欲蹈压,初起常喜饮热之症。多因邪气留着,肝脏气血滞而不畅,上逆于肺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》:“肝著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先未苦时,但欲饮热,旋复花汤主之。”有因肝虚所致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肝着则常欲蹈压其胸。经云春脉如弦,其气不实而微,此谓不及,令人胸痛引背,下则两胁胀满,此肝虚而其脉证见于春如此也,宜补肝汤。”亦有因劳怒所致。《临证指南医案·胁痛》:“肝著,胁中痛,劳怒致伤气血。川楝子皮、炒延胡、归须、桃仁、生牡蛎桂枝木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风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青风。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多由肝肾阴虚,风火升扰所致。“视瞳神内有气色昏蒙,如晴山笼淡烟也,然自视尚见,但比平时光华则昏矇日进,急宜治之,免变绿色,变绿色则病甚而光没矣”

  • 花柳疬

    病名。《疬科全书》:“凡审其果自花柳而来,无论如何发起,均名花柳疬。”内治宜解毒为主,用枯草慈菇化毒丸,间服土茯苓膏。如已溃破,可外贴拔毒生肌膏。相当于梅毒病之类似瘰疬者。

  • 双目睛通

    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幼时所患目珠偏斜,视亦不正,至长不能愈者。患非一端,有因脆嫩之时,目病风热,攻损脑筋急缩者;有因惊风天吊带转筋络,失于散治风热,遂致凝滞经络而定者;有因小儿眠之牖下亮处

  • 汗为心液

    详见汗条。

  • 次小指

    即手第四指。又称小指次指。

  • 是动所生病

    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
  • 胃仓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5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十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3寸处;一说: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下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胃脘痛,

  • 宋慈

    【生卒】:1185~1249【介绍】:宋代法医学家。字惠父。建阳(今福建建阳)人。幼年随同乡吴稚(朱熹的弟子)学习,受到唯心主义理学的影响。二十岁入太学,1217年(嘉定十年)中进士,先后任赣州主簿、

  • 八胶

    即八髎。详该条。

  • 蔓菁

    出《礼记·郑玄注》。为芜菁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