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喉痹。《本草纲目》马鞭草附方:“马喉痹风,躁肿连颊,吐血数者。马鞭草一握,勿见风,截去两头,捣汁饮之良。”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·虚劳》。亦称梦。即梦遗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舌上肿起如菌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舌菌属心经,多因气郁而生。舌上如菌状,或如木耳,其色红紫。”参见舌疳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由督脉经火毒而成。生于百会穴前与囟门之间。初如粟米,渐如鸡子,坚硬疼痛。疮顶塌陷,根脚漫肿,色暗者属虚;若色红肿硬、顶尖脓稠者属实。速溃者顺,迟溃者为逆。治同外痈、有头疽。
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即临产。因古代产妇临产时,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,故名。
即养阴清肺汤制成糖浆。治证同。见养阴清肺汤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鸡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即内视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