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溃疝腹筋急。”即疝。详该条。
出《难经·四十二难》。脾有裹藏血液的功能。参见脾藏营条。
见朱振声《妇女病》。即手先下的横产。参见横产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两胁间有块如石,按之则痛的证候。多由病者营卫俱虚,外感风寒,内伤乳食,停滞既久,以致肝脾气滞血瘀而成。其症可伴有面黄肌瘦,肚硬而胀,肝脾肿大,触痛明显等。治宜利气活血,
见《正体类要》卷下。即参苏饮第二方,见参苏饮条。
腰痛之一。见《济生方·腰痛》。因雨露水湿侵袭腰部所致。证见腰冷腰痛,如坐水中,身体沉重,或见身肿,逢阴雨则痛剧,脉缓。治宜温化水湿。小便不利者则宜渗利,可用不换金正气散、肾着汤、渗湿汤等方。湿本阴邪,
病人自觉口香。可见于消渴病重证。
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长针取法于綦针。”
苔白而质深红之舌象。为湿浊遏阻膈间,营分热邪伏而不能外透之候。多见于瘟疫病,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,再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,气化津布,热随汗解(见《外感温热篇》)。
即补肾阴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