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小飞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灵枢素问节要浅注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位于头部中线,枕外隆凸上缘直上1寸处。主治半身不遂。沿皮刺0.3~0.5寸;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治猪黄口嚼沫从口角出,九日可治,十日疾势已过,宜急灸两牙关二十七壮,次灸承浆二七壮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胸、肋骨伤折。详见胸骨伤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家藏《外科保安要用方》3卷。已佚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娑罗子,详该条。
逆流,亦作竖起。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“泝然起毫毛。”谓恶寒而毫毛竖起。
旧病名。《女科辑要》卷五:“儿手先出者,名曰讨盐生。”相传产时儿手先下,产婆以盐半分涂儿手心,儿手即缩回,故名讨盐生。相当于横产。此法现已废用。参见横产条。
病名。出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即瘾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