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可活动的关节部位。见《江氏伤科学》。参关节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柳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病名。饮证的总称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脉证并治》:“夫饮有四,何谓也?师曰:有痰饮,有悬饮,有溢饮,有支饮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痰饮病诸候》:“诸饮者,皆由荣卫气否涩,三焦不调,
红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之象,在温热病中,为中焦夹有秽浊之气所致,急于方药中加入芳香之品以逐之(见《温热论》)。
见伤寒论注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露兜竻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喉风论》:“咽通地气,饮食之道也,俗名食喉。”即咽。详咽条。
用苦温药物祛除寒湿病邪的方法。临床用于胸闷呕吐、恶心、腹胀、大便清稀,苔白腻等中焦寒湿证候。常用厚朴、苍术、半夏、白蔻仁等。
骨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。即下横骨。详该条。
即四花与患门两穴之联称。详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