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系发于颧部的痈。由风热而生。初起小,后渐增大,焮红、肿、痛,进而皮溃流脓。初起治宜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,内服仙方舌命饮。参见外痈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张杲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郭居易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毛茛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岳甫嘉《妙一斋医学正印·种子篇》。多因经期感寒所致。症见经行时周身疼痛,手足麻痹,寒热,头痛目眩等。治宜辛温解表为主。方用五积散之类。
综合性医书。简称《保命歌括》。35卷。明·万全撰。前33卷介绍中风、中寒、内伤、瘟疫、气病、血病、虚损、痿痹、咳嗽、哮喘、泄泻、痢疾、疟疾等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,每门病证,万氏徵引古说结合个人见解,
【介绍】:见刘璞条。
病名。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。即走马牙疳。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巴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,见荀勗《中经薄》,1卷。子仪系扁鹊弟子。原书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