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岳甫嘉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挽救亡阳的治法。同回阳救逆。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花椒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阴囊生疮。多为湿热之邪下注阴器所致,表现为阴囊疼痛流水,日久不瘥。治宜清热燥湿,用二妙散加味,外用川椒、荆芥、槐枝、柳枝、蛇床子煎汤洗后,用朴硝末掺之。
即月经初潮的别名。《寿世保元》卷七:“室女十四岁,经脉初动,名曰天癸水至。”
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蕨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面部有恶寒感觉者。见《丹溪心法·恶寒》。多因胃中有寒湿,或胃气虚所致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如阳明气不足,则身已前皆寒,寒湿上逆,则面反不能耐寒,先以附子理中汤数服,次以升麻葛根汤去芍加参、芪、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第四卷:“此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,内塞不通;外无形迹,喉间痰喘。先用吐痰法灌吐,再用六味汤。针少商、商阳、关冲、曲池、合谷、两手十穴。有血则生,无血则死。”相当于急性喉阻塞。
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形容微微汗出之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