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艾条

艾条

艾卷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妊娠中恶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指孕妇中邪恶之气,症见忽然心腹刺痛,闷绝欲死。治宜扶正祛邪安胎。方用当归散(《证治准绳》:当归、丁香、川芎、青橘皮、吴茱萸),或用金银藤煎汤饮服。

  • 黄芪九物汤

    《医醇賸义》卷一方。黄芪、茯苓、牛膝各二钱,党参五钱,防风、白术、独活(酒炒)各一钱,炒鹿角胶一钱五分,甘草五分,大枣二枚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半身不遂,手足弛纵,食少神疲,不能步履属气虚者。

  • 苏叶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紫苏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黄承昊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履素,号阇斋。秀水(浙江嘉兴)人。1616年进士,官至福建按察使。因体弱多病而留心医药。把薛己的著述摘编成《医宗摘要》一书;晚年又将所搜藏的材料,编成《折肱漫录》一书。

  • 葵花根

    见《四川常见中草药》。即向日葵根,详该条。

  • 黄子厚

    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江西人,与滑寿同时。善用灸法治病。据文献记载:一富翁久患腹泄,药不能愈,子厚灸百会数十壮,泄即止。

  • 养神汤

    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方。木香、橘皮、柴胡各一分,酒黄芩二分,人参、黄柏、白术、川芎各三分,升麻四分,苍术、麦芽、当归身、黄连各五分,甘草、半夏各七分,黄芪一钱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去滓,不拘时服。治

  • 烦躁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烦为心热、郁烦;躁为躁急、躁动。烦与躁常并见,而有先后之别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二:“所谓烦躁者,谓先烦渐至躁也(先躁后烦,称为躁烦)。”本证有虚实寒热之分。在外感热病中,凡

  • 腰痛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腰痛痧》:“痧毒入肾,则腰病不能俛仰。若误饮热汤、热酒,必然烦躁昏迷,手足搦搐,舌短耳聋,垂毙而已。”痧中肾脉或左尺虚微,右尺洪实,或兼歇止者,急刺腿湾出黑血;刺中魁穴,以香油钱

  • 阴吹

    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。指阴中时时排气如矢气之状。多因谷气实,胃气下泄;或气血虚、中气下陷所致。谷气实者,兼见大便秘结不通,排出声音响亮,连续不绝,治宜润燥导下,方用膏发煎(猪膏、乱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