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杨梅疮毒内侵入血,上攻于口所致。症见环唇满口,疮毒绕生,疮水淋漓,作痛作痒。参见杨梅疮条。
八纲之一。指邪入脏腑,血脉,骨髓等所出现的症候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里证者,病之在内,在脏也。凡病自内生,则或因七情,或因劳倦,或因饮食所伤,或为酒色所困,皆为里证。”《万病回春·伤寒总论》:“病
即活络丹制成片剂,治症同。见活络丹条。
出单养贤《胎产全书》。即产后流注。详该条。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水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医方大成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龙涎香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多因火邪上蒸,胆火内逼所致。证初起,“视(眼)内外都无别恙,一二日风轮坎廓(指水轮),或左或右,在上在下,斜斜高耸而起,故曰春水扬波。……若木旺生火,多从上胀,而有
出《救急方》。即胡桃青皮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三国时吴国医生。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