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饼灸
即隔饼灸,见该条。
即隔饼灸,见该条。
治法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中满,指脾胃运化失常,气机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;泻,指疏利气机,消除积滞。谓中焦积滞、胸腹胀满者,用消导理气等法治疗。
【介绍】:见陈言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继宣。虞山(今江苏常熟)人。长于喉痧证,著有《疫痧草》(1801年)一书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学家。撰有《本草括要诗》3卷、《藏府通元赋》1卷。
即经穴上髎、次髎、中髎、下髎之合称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八髎在腰尻分间。”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。左右共八穴,故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即噤口痢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撰有《养生经》一卷,已佚。
经外穴名。见犊鼻条。
病证名。谓目“暮暗朝明与雀同”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即雀目。详该条。
即偶刺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