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碜,参杂砂土之意。本症指目有沙涩感,详目沙涩条。
骨名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缺盆为之道,骷骨有余以候。”马元台、张志聪及后人多以骷作,即骨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伤寒六书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脾中积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亦名胎前吐血。多因胃中积热,或肝郁化热,热伤胃络,气逆于上,血随而溢,则出现吐血。若吐血不止,易致堕胎。因胃中积热者,脘腹胀闷疼痛,吐血色红或紫暗,挟有食物残渣,大便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