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莙送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六:“上左尽牙属胆,下左尽牙属肝,上右尽牙属肺,下右尽牙属大肠。”按尽牙即智齿,也就是第三磨齿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白头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即益母草,详该条。
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樵翁。浙江鄞县(宁波)人,长于眼科,撰《眼科易秘》4卷(1876年刻成),记眼科杂证,并附歌诀,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。
【介绍】:见耶律倍条。
见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即溪黄草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末明初医生。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为李濂之外弟。早年与李濂皆师事城南闻先生。早年治经学,后受医说于朱丹溪之门,治疾有奇验。如至正十二年(1352年)治张某眩晕,贾氏采用情志调节法治之,辅以药
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嗌,亦作咽(《甲乙经》)。咽部的脉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