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。系指听力良好,示肾气充足。参见耳目聪明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苦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即刺血疗法。见该条。
指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二:“脾中寒之状,心腹胀,四肢挛急,嗳噫不通,脏气不传,或秘或泄。”治宜温脾散寒为主。选用不换金正气散、附子五积散、姜附汤、温脾丸等方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厥论》。指鼻涕浓稠秽浊,多因肺热或胆热所致,常见于鼻渊等病。
病证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又名倒靥、黑疮倒靥、陷伏。痘疮收靥时,外感寒邪,腠理复闭,身痛四肢微厥,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。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,心热与外热壅郁,蒸腾不消,毒复入里;或食少腹泄,脏腑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壶卢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医验方》。为青羊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