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解毒编

猜你喜欢

  • 肉瘿

    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。多因郁结伤脾,脾气不行而致。症见颈部单个或多个肿块,状如覆碗,皮色如常,软如棉,硬如馒,始终不溃,可伴有性急多汗,心悸胸闷。相当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病。治

  • 手拳

    病证各。即手指挛缩不展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九卷:“夫小儿手拳者,由在胎之时,其母脏腑气虚,为风冷所乘,儿生之后,肝气不足,致筋脉挛缩,不能伸展,故令手拳不展。”治宜养肝柔筋,和血祛风之剂。

  • 大腹水肿

    证名。指腹大而四肢小的水肿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四:“水病者,皆由荣卫否涩、肾脾虚弱所为。而大腹水肿者,或因大病之后,或积虚劳损,或新热食毕,入于水中自渍,及浴冷水气不散,流溢肠外,三焦闭塞,小便不

  • 内烦

    证名。指伏热或吐后引起的心胸烦热或烦闷。《素问·本病论》:“伏热内烦。”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吐之,但太阳病当恶寒,今反不恶寒,不欲近衣,此为吐之内烦也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五:“吐后心

  • 参发颐

    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锐毒。见该条。②出《中西合纂外科大全》卷一。即耳后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梦生

    病证名。即初生不啼。《济阴纲目·保婴经验方》:“初生不能发声,谓之梦生。”详闷气生条。

  • 诊脉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虚经

    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

  • 陆懋修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著名医家。字九芝。元和(原属江苏吴县)人。初业儒,以文学著名。家中世代知医,中年以后,致力于医,博览群书,尤精《内经》、仲景之学。治病主宗仲景之方,常奏良效。撰《世补斋医书》33卷(18

  • 眼生长肉

    病名。又名眼生肉线、眼祟。系因肝胆之火郁于睑部而发。《石室秘箓》:“有人眼内长肉二条,长一寸如线香之粗,出于眼外,此乃祟也。”内治宜清肝泻胆散邪,用龙胆泻肝汤加减,外用冰片、黄连、硼砂、甘草研末调人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