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智藏
【生卒】:537~617?
【介绍】:
隋代医生。高阳(今河北高阳东)人。因母疾,览医方,以医术名闻乡里,曾任梁、陈、隋之员外散骑侍郎(较高级的近侍官),隋炀帝每病,即请智藏诊治。年八十卒。
【生卒】:537~617?
【介绍】:
隋代医生。高阳(今河北高阳东)人。因母疾,览医方,以医术名闻乡里,曾任梁、陈、隋之员外散骑侍郎(较高级的近侍官),隋炀帝每病,即请智藏诊治。年八十卒。
【介绍】:见沈应善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,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,而及早治疗,故名。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,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、地、四时、五行、三部九候,全面审察。
即工尾势。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三。即杨梅疮。见该条。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黑大豆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称小便利多、小便多。详小便多条。
眼的部位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柏子仁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痰水蓄肺所致之哮症。《医学入门·哮》:“水哮者,因幼时被水停蓄于肺为痰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有水哮,宜水哮方。”症见咳喘哮吼,唾清稀痰沫,胸胁疼痛或见形肿呕吐等。治宜祛水饮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