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渣石
出《盘山志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盘山志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红内红星舌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即捻子的俗称。因其形如钉状,故名。见捻子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外科钤古方》卷六十四。琥珀(甘草水煮)、珍珠(炒,或豆腐包蒸)、朱砂、钟乳石(同甘草、木香各一钱同煮)、炒飞罗面各三分半。为细末,每服二至七厘,加冰片半分,用土茯苓一斤,病在上加木香二钱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即苘麻,详该条。
宋·薛轩《坤元是保》:“产后危证有四:呕吐、盗汗、泻痢、喘息是也。并见者死,仅见者危。”
【介绍】:见陈桷条。
藏医学著作,藏名《起瓦林谢》。十五世纪舒卡·年姆尼多吉著。全书不分卷。主要论述医学理论、药性及临床治疗的诀窍,有如一粒舍利衍生出无数要诀,故名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五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红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治土黄身体冷,面色青,宜灸太冲及百会后心发际百壮。若面目及十指俱青,不治也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