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跌打损伤

跌打损伤
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九十。又名诸伤攧扑损伤打扑伤损等。包括刀枪、跌扑、殴打、闪压、刺伤、擦伤及运动伤损等。伤处多有疼痛、肿胀伤筋、破损或出血、骨折脱臼等情况,也包括一部分内脏损伤疾患。治宜以行气散瘀、止痛、止血、舒筋、坚骨为主,随证选方加七厘散、参黄散、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壮筋养血汤正骨紫金丹等。如有骨折、脱臼,可用手法整复;如有肌肤破损,治法参见金疮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回头草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指腰以下尾骶部及臀部。别称髎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辅骨上横骨下为楗,侠髋为机。”《类经》卷八:“髋,尻也,即脽臀也。一曰两股间也。”

  • 乌珠

    眼的部位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乌珠属肝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山芥菜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略稿

    书名。67卷。清·蒋宝素撰。刊于1850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《医略》87卷(每卷各论1病)旧稿中的一部分,因余卷散失,故仅刊67卷。此书论述内科疾病67种,偏重于引录历代各家学说,具有资料汇编性质。本书

  • 支嗽

    病名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五。①即支饮,详该条。②即支咳,详该条。

  • 瘴毒

    详瘴条。

  • 中西骨骼辨证

    脏象著作,1卷。清·刘廷桢(铭之)著,刊于1897年。作者认为自《灵枢》《素问》《甲乙经》而下,所载骨数散见错出,其能融合贯通者少见,不唯骨数未免于失实,图论亦或有相悖、讹误者。因就坦尸掩埋之机,从旁

  • 舌胀

    即舌肿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下重

    指排便时下腹部及肛门有沉重胀坠感,即所谓里急后重者,多见于痢疾及腹泻患者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下利脉沉弦者,下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