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马兜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低级官员。共8人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窝儿七,详该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,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五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文蔚。松江(今上海松江)人。其父徐枢曾任太医院院使。1445年(正统十年)荐入太医院,先在御药房任职,1448年(正统十三年)升为御医,1451年(景泰二年
古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因饮食劳倦而得。症为颈项部多处生疮,溃烂成漏,肿及胸前,状如痈疽,此愈彼起,时有脓水。治法:内服五香散,已溃者外用露蜂房散。相当于颈淋巴结核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系发于颧部的痈。由风热而生。初起小,后渐增大,焮红、肿、痛,进而皮溃流脓。初起治宜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,内服仙方舌命饮。参见外痈条。
出《褚氏遗书》。即一孕三胞胎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一年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