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周祐条。
病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为暴风客热之俗称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。即硝石矾石散,见该条。
出《尔雅》。为白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一。又名腐疔。其色白,有泡,三日内顶陷。治同疔疮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苛,痒也。轸同疹。轸鼻即鼻上瘙痒出疹。治参见酒齇鼻条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忧思过度,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病证名。指久病而致的失音。其证因久病逐渐而来,多因肺燥津伤,或肺肾阴虚,咽喉失于滋润而成。肺燥宜清润,用清燥救肺汤;阴虚宜滋阴,用百合固金汤。参见肾怯失音条。
蒙医书。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撰于十八世纪。主要论述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治疗、药方等蒙医内容,在蒙医学中首次提出“六基证”的理论。现存木刻本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指有头疽生于脑后玉枕穴者。证治见有头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