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。即打胎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妊娠肛门肿痛,乃手阳明大肠风热所致。……宜通幽化热汤。”(秦艽、犀角、槐花、枳壳、白芍、地榆、元参、生地、麦冬、知母、花粉、连翘、益母草)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小儿丹毒之一。指初发于腋下和两膀上。治宜梓木白皮三两,蓼叶三两,烧灰研细,以鸡子白调敷。
病证名。月经过多证型之一。多因经期不慎,过度劳伤,冲任受损所致。症见月经过多,并持续时间较长,血色暗,面色萎黄,体倦乏力,或有腰腹酸坠等。治宜固冲止血。方用安冲汤、云南白药等。
切脉指法。用指按某一部以测脉象的方法。如诊关部脉,用中指按之,其余两指微微提起。《重订诊家直诀》:“一指单按,气行自畅,无所搏击。”
病证名。即神识模糊的症状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人有禀性阴阳不和而心神昏塞者,亦有因病而精采闇钝,皆由阴阳之气不足,致神识不分明。”
【介绍】:见刘元宾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肉苁蓉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七情之一。忧虑过度可引起内脏病变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忧伤肺。”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(精气)并于肝则忧。”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愁忧恐惧则伤心。”
见内经评文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