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针注疗法

针注疗法

水针疗法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肾筋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黑筋,具体详该条。

  • 三石散

    经验方。见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(上海中医学院)。制炉甘石、熟石膏、赤石脂各三两。为细末,麻油或凡士林调搽患处。功能收涩生肌。治皮肤病,滋水浸淫,日久不止;烫伤腐肉已化,新肌不生者。

  • 程辉

    【生卒】:1114~1196【介绍】:金代医生。字日新。蔚州灵仙(今河北蔚县)人。世宗完颜雍时参知政事。喜杂学,尤好论医,从刘完素学说,治疗善用凉药。

  • 末药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没药,详该条。

  • 摇手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将小儿手从轻从缓摇之,……能化痰。”

  • 竹筒吸法

    外科外治法之一。见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又称药筒拔法、药煮吸筒拔法。即根据不同证情,选用相应药物,与竹筒(一头留节、一头去节)若干同煮,然后乘热将筒急合于疮上,拔吸脓血或毒汁。用于疮疡排脓或毒蛇咬伤后拔

  • 赤筋

    推拿穴位。①又名浮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近桡动脉处。《保赤推拿法·掐赤筋法》:“掌肱交界之横纹上,靠大指边,第一赤筋,属火,以应心与小肠,掐之,治内热外寒、霍乱。”②即赤淡黄筋,

  • 间日子母

    间日疟的俗称。见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九。详子母疟条。

  • 佛手参

    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掌压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两手相叠,用手掌部按压穴位。用力较重,常呈间歇性。多用于腰脊等处,有行气活血、舒筋止痛等作用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有“两手相重按”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