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阑尾三号

阑尾三号
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红藤60克,金银花川楝子各15克,皂角刺桃仁各9克,炙穿山甲6克。水煎服,日一或二剂,分二或四次服,症状、体征减轻后改为每日一剂,分二次服,在急性炎症消失后,继续治疗一周。功能活血破瘀,清热排脓。治脓肿型阑尾炎(相当于阑尾周围脓肿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损庵先生类方

    见类方准绳条。

  • 冲阳

    ①经穴名,代号ST4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会原、会骨、趺阳。属足阳明胃经。原穴。位于足背最高点,解溪穴下1.5寸,当第二、三跖骨与楔状骨间凹陷处。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腓深神经,并有

  • 厥病

    ①即厥证。详该条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厥,指机能的逆乱。本文论述因厥气上逆而引起厥头痛和厥心痛的症状与刺治方法等,故名。文中还介绍了虫瘕、耳聋耳鸣、风痹等症的刺治方法和预后。

  • 阴虚眩晕

    病证名。指阴虚精亏血少所致的眩晕。《杂症会心录·眩运》:“如纵欲无节而伤阴,脱血过多而伤阴,痈脓大溃而伤阴,崩淋产后而伤阴,金石破伤,失血痛极而伤阴,老年精衰,劳倦日积而伤阴,大醉之后,湿热相乘而伤阴

  • 鸡子白皮

    出唐·孟诜《必效方》。为凤凰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红四方藤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即四方藤,详该条。

  • 颏骨

    骨名。指下颌骨体。

  • 黄履素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承昊条。

  • 内伤饮食痉

    病证名。小儿痉病之一。出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。小儿食伤脾胃之阳,呕吐、腹泻引起津液枯竭,经脉失养而致发痉,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。治以调理脾胃为主,用参苓白术散之属;脾肾阳虚者,用理中汤加丁香、肉桂、肉果

  • 水银粉

    出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为轻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