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溪

阳溪

经穴名。代号LI5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中魁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经(火)穴。位于腕关节桡侧,拇指上翘时,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;或以两手虎口交叉,当拇指尽处是穴。布有桡神经浅支,头静脉、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。主治头痛目赤肿痛,齿痛咽喉肿痛耳聋,手腕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(图62)。

图62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红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杨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邓旒(liú 流)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号乐天。福建邵武县人。擅长儿科,尤精于麻痘。嘉庆年间(1796~1820年)曾在广东学人痘接种术,后在福建推广种痘术。晚年著有《保赤指南车》一书,对儿科杂证,尤其是麻痘有较详尽的叙

  • 张静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世贤条。

  • 大肠痈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二八:“天枢隐隐而痛者,大肠疽也。上肉微起者,大肠痈也。”多由饮食不节,过食生冷,湿热凝结而成。初起发热恶寒,自汗腹痛,天枢穴处微肿,手不可按,大便坠胀,右腿不能伸直,久则精神衰

  • 龙青霏

    【介绍】:见龙柏条。

  • 韩文海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学家。据藏族史料记载,七世纪时应藏王松赞干布的聘请,到西藏传授医学。同时应聘进藏的还有天竺的巴拉达札、大食的嘎列诺。三人各自译出本国医疗系统的医学著作,并联合编著成《无畏的武器》7卷,

  • 漏胎

    病名。即胎漏。清·曾鼎《妇科指归》卷二:“孕妇或按月下血数滴,名漏胎。”详胎漏条。

  • 泡水

    见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。即羊水。

  • 倒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痘疹经验良方》。痘疹出后,其毒当敛不敛,复入于里者,谓之倒敛,多见于元气素弱,又不食,常自利以致气馁,不能托毒外出者。治以益气托毒为宜,如异功散加黄芪、当归。

  • 憕(chéng)忡

    即怔忡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九:“憕忡,久思所爱,触事不意,虚耗真血,心血不足,遂成憕忡,俗谓心忡脉乱是也。”详怔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