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结

阳结

病证名。①指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。见《兰室秘藏·大便燥结门》。《医学入门·燥结》:“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,此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脾,或以酒色之火炽于肾,或以时令之火蓄于脏,凡因暴病或以年壮气实之人方有此证。然必有火证火脉内外相符者,方是阳结。治此者又当察其微甚,邪结甚者,非攻不可,宜诸承气汤、神祐丸百顺丸之类主之。邪结微者,宜清凉饮子、元戎四物汤,或黄龙汤玉烛散之类主之。火盛不解者,宜清凉散大黄硝石汤八正散大分清饮大金花丸之类主之。火盛水亏,阴虚而燥者,宜丹溪补阴丸人参固本丸,或六味地黄加黄柏知母、麻仁之类主之。”亦有以风秘、气实秘热秘等为阳结。《金匮翼·便闷统论》:“实闭热闭即阳结。”《医学心悟·大便不通》:“热闭者,口燥、唇焦、舌胎黄小便赤、喜冷、恶热,此名阳结。”参见大便秘结、风秘、气秘、热秘各条。②脉象名。《注解伤寒论·辨脉法第一》:“脉蔼蔼如车盖者,名曰阳结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旺而痛内障

    证名。指眼珠从午夜至午前作痛的证候。《眼科纂要》卷五:“午前痛(自午逆上至子为阳),阳旺又当阳,痛久也能生白翳,急宜抑火。”参见目痛条。

  • 妇科胎产经验良方

    见胎产辑萃条。

  • 天行温疫

    病名。出《外台秘要·伤寒门》。即温疫。指温疫毒气所致的传染性、流行性病症。与一般所称的伤寒不同。详瘟疫条。

  • 铁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铁痧,头面手足十指如锅煤色不治,以血凝也,或用火酒擦身法,委中刺出紫黑血两茶杯,竟有立愈者。”参见痧、痧气条。

  • 干支

    即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。详各条。

  • 铁甲将军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合谷

    经穴名。代号:LI4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虎口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原穴。位于手背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;或当拇、食指并拢时,在第一骨间背侧肌隆起之中央处;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,放在

  • 风科

    医学分科的一种。宋代始设风科,元代医学分十三科,风科是其中之一,专门诊治各种风病,实际上是大方脉(内科)的一个分支。宋、元强调风邪在致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,因而独立设科。

  • 睥生痰核

    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眼胞痰核、胞生痰核、胞睑肿核、眼泡痰核、目疣。多由脾胃蕴热与痰湿相结阻滞经络而发。本病“睥外皮内,生颗如豆,坚而不疼。火重于痰者,其色红紫,乃痰因火滞而结。此生于上睥者

  • 邓宣文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太医、尚药典御等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