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袁句条。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疟病脉证并治》。牡系牝字之讹,详牝疟条。
即神曲丸第一方,见神曲丸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病能论》。指位于颈部的痈。多因外感风温,风热,肝胃火毒上攻,挟痰壅结于少阳、阳明之络而成。症见寒热往来,头颈强痛,颈项渐渐肿赤。治宜疏风、清热、消肿。方用牛蒡解肌汤,或奇命丹汗之;或仙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苍术一钱,甘草、当归、藁本、知母各五分,升麻一钱半,柴胡、黄柏、黄芪各八分,五味子四分,陈皮六分。水煎服。治体倦麻木,食汗善饥,舌强,声哑、声重者。
阴交、阳交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二陵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神道,见该条。
见医学五则条。
见《本草原始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吴江(今江苏吴江)人。先学儒,后又随父学医及经络之学,并把沈承之(子禄)所编关于经络的书稿续编成《经络全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