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三。亦名产后寒热往来。由产后气血虚损,阴阳不和或败血留滞,经脉阻闭,营卫不调所致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阴阳不和,败血不散,皆作乍寒乍热……,二者何以别之?答曰:时有刺痛者败血也,但
证名。指肌肉麻木不知痛痒、冷热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气热,则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,发为肉痿。”《伤寒明理论·不仁》:“不仁,谓不柔和也。痒不知也,痛不知也,寒不知也,热不知也,任其屈伸灸刺,不知所以然者
见医学正印种子编条。
八邪穴的别名,见《经穴汇解》。参见“八关大刺”条。
见田氏保婴集条。
①心之下、膈之上的部位。病位深隐难治,病情危重的患者,称为病入膏肓。一说膏肓指膈中之病(见《肘后备急方》)。②经穴名。即膏肓俞。属足太阳经。位于背部,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。详膏肓俞条③十二经原穴
《温热论》:“入营犹可透热转气。”即透营转气。见该条。
指卯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……日出甚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。
病名。戴武承《女科指南集》:“死产者,临产时胎死腹中也。”参见胎死腹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