颠
人体部位名。通“巅”。即头顶部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篇:“心脉……微为血溢,维厥耳鸣颠疾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若脉而微,……其耳必鸣,其疾在巅。”
人体部位名。通“巅”。即头顶部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篇:“心脉……微为血溢,维厥耳鸣颠疾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若脉而微,……其耳必鸣,其疾在巅。”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毒邪入肾经所致。多先得水病,因而停留,又为风湿触激,即变成疮。逐渐遍体腐烂,色呈黑紫,脚底溃漏,甚至阴茎腐蚀,四肢无力,日久眉睫脱落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。
病名。疟疾的一种。亦称食疟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胃疟者,令人且病也,善饥而不能食,食而支满腹大,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。”参见食疟条。
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为黄明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朱仁康《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》。指圆癣之形小者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瓶尔小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金边兔耳,详该条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,参口噤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