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指耳根生疮痈而疼痛。参见耳根痈条。
病证名。指在行经期前,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。详逆经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行时眼干涩痛。多因肝血虚、目失所养。症见眼目涩痛,肿涩难开或伴有头痛眩晕。治宜补血养肝。方用当归补血汤合杞菊地黄丸。
研制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熟地黄、肉苁蓉(蒸)、女贞子(盐制)、骨碎补、淫羊藿、鸡血藤、莱菔子(炒)、狗脊(盐制)、牛膝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3克,每服一丸,一日三次,温开水送服。功能补肾强骨,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大茶药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狗脊之别名,详狗脊条。
针刺辅助器具。利用弹簧的力量将针迅速刺入皮下,借以减轻进针疼痛的器具。适用于婴幼、妇女、年老体弱及畏痛的患者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湖北黄岗人。精通医术,著有《伤寒大易览》一书,为当时医家所推崇。
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