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吴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鬼针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:“发于胫,名曰兔啮。其状赤至骨,急治之。”同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见针灸指南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荷叶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伏龙肝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头额部泛现晦黑的病色。多因肝肾虚衰有热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:“额上黑,微汗出,手足中热,薄暮即发,膀胱急,小便自利,名曰女劳疸。”“黄家日晡所发热,而反恶寒,此为女劳得之,膀胱急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髋骨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