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形如风疹,发痒。
即经血停止。多指经闭,或指月经净后。
即炮制。宋·庞安时《伤寒总病论》有《修治药法》。详炮制条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十九羊蹄,谓“浸淫日广,痒不可忍,愈后复发,出黄水。羊蹄根捣,和大醋,洗净涂上。”相当于湿疹类的皮肤病。
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王冰注:“水郁折之,谓制其冲逆也。”水郁,指水气郁滞;折,调节制约。水郁的根本病机多在于肾。如肾阳衰微,症见颜面苍白,头晕眼花,腰部痰痛,四肢发冷,小便短少,面及下
经穴名。代号DU22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属督脉。位于头正中线,入前发际2寸。布有额神经分支;颞浅动、静脉与额动、静脉的吻合网。主治头痛,眩晕,鼻塞,鼻出血,小儿惊风等。沿皮刺0.5~0.8寸。艾条灸5
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少阴肾经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六。又名蚘心痛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荜拨,详该条。
又称内针、下针。指将针刺入穴位,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