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名。代号SP5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经(金)穴。位于内踝前下方,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;并有跗内侧动脉及大隐静脉通过。主治胃痛,腹胀,肠鸣,泄
皮肤针之一。将毫针集簇成丛,外加捆扎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普济方·诸疟门》:“邪在阳明经谓之热疟,治多下之。”参见足阳明疟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海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指南》:“摩脐法,此治腹痛便结,……用右掌心向上下左右按而摩之。”
病名。系指阳明胃火上冲致牙龈肿胀,疼痛难咬,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咬牙风即锁喉风,毒聚牙根胃火攻。”症见牙龈肿痛外,常伴有吞咽不利,口臭,便秘或身发寒热等。治宜清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可选用三黄凉膈散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病证名。指癫病深入于骨者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骨癫疾者,顑,齿、诸俞、分肉皆满而骨居,汗出,烦悗,呕多沃沫,气下泄,不治。”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肾脉急甚为骨癫疾。”参见癫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棕榈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黑锡丹第二方,见黑锡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