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鬓疽

猜你喜欢

  • 兔子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痘科方药集解

    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
  • 伤寒潮热

    病证名。阳明病主要证候之一。《伤寒明理论·潮热》:“伤寒潮热,何以明之?若潮水之潮,其来不失其时也。一日一发,指时而发者,谓之潮热。”《伤寒全生集·潮热》:“潮热属阳明,旺申未,一日一发,日晡时作,如

  • 金蛇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便赤涩

    证名,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《圣济总录·大小便门》:“膀胱者,津液之府,与肾合而主水,共为表里,行于小肠,入于胞为溲便。今胞内有客热,入于膀胱,致水液不利,故小便赤涩也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汗多而小

  • 谷贼

    病名。又名稻谷哽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谷贼者,禾里有短穗而强涩者是也,误作米而人食之,则令喉里肿结不通。今风热气在于喉间,与血气相搏,则生肿结,如食谷贼者也,故谓之喉中生谷贼,不急治,亦能杀人。”

  • 海底痈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悬痈。详该条。

  • 针灸科

    医学分科之一。针灸疗法由来已久,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,宋有针兼灸科,元、明代均设有针灸科。

  • 黄芪羌活饮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三方。黄芪一两半,羌活、石斛、防风、枳壳(麸炒)、人参、炮附子、茯苓、牡蛎、五味子、牛膝(酒浸)各一两,续断半两,地骨皮三分,干地黄二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匕,水煎服。治心脾受病,精血虚

  • 产后积聚初起

    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产后积聚、因产后劳伤,脏腑虚弱、为风冷所乘、风冷搏于脏腑,与气血相结而致。……宜大延胡散。”(延胡、赤芍、木香、乌药、牛膝、寄奴、桔梗、厚朴、川芎、当归、香附、陈皮、丹皮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