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和髎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又作脾消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:“脾痛之证,饮食入腹,如汤浇雪,随小便而出,落于溷僻沟渠中,皆旋结如白脂,肌肤日益消瘦,……精神恍惚,口舌焦干,或阳强兴盛,不交而泄。”可用姜粉散、附子猪肚丸等方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指生于乳晕或乳房的漏管或窦道,由乳痈、乳发、乳疽、乳痨等病深伤乳络或治疗不当,溃后久不收口所致。疮口经久不敛,时流脓水或溢出乳汁。宜内服托里散,外用提脓祛腐药,以五五丹作
眼科手术器械。钢铁制作(见图120)。剪除胬肉、血筋、皮、膜等。图120
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室女天癸已至,复止不来,此系先天精血不足,或十岁左右多病,冲任衰弱,气血未充,故来而复断也。不必用通经药。治法当滋养阴血,补脾和胃,则经血自期而下矣,宜服大补二天膏。”(熟
病名。即锁骨骨折。出《陈氏秘传》。详锁子骨伤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勇疽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江西安福县人。通医学,后归隐东阳山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