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指体内水湿停滞。由脾肾阳虚,运化水湿功能障碍所致。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、腹泻、腹胀、尿少、面黄、浮肿、舌质淡苔润、脉濡缓等。治当健脾温肾利湿。
出《王叔和脉诀》。即分娩,详该条。
《医醇賸义》卷二方。天门冬、紫河车、人参、茯神、黄芪、当归、丹参、柏子仁各二钱,白芍药一钱,远志(甘草水炒)五分,莲子(去心)二十粒。水煎服。治心劳,营血日亏,心烦神倦,口燥咽干。
五行学说术语。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。如肝木为母,心火为子,肝阳上亢,可发展为心火亢盛;又如脾土为母,肺金为子,脾胃虚弱,也可累及肺气不足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。即神仙百解散,见该条。
又称咀片。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,成为片、丝、块、段等形状,便于煎汤饮服。
古病名。指传尸内传至脏者。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四首》论传尸,以病邪内传五脏,名之伏连。可用朱砂丸治疗。参见传尸条。
证名。指头部感觉寒冷,或伴痛的病症。多因阴阳气血不足或风气偏胜所致。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卷六:“头上冷而畏风,或痛或不痛,属后天气血之不足也。经曰:‘头上诸病,求之于真阴、真阳而不得者,其病在脾、肺、肝三
指肾。肾主水液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,起着极其重要作用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肾者水脏,主津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