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脘

上脘

①指胃脘上口贲门部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宿食在上脘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RN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脉经》名上管。别名胃脘。属任脉。任脉、足阳明手太阳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上5寸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、静脉。主治胃痛,呃逆呕吐反胃癫痫,以及急、慢性胃炎,消化性溃疡,胃下垂,食道痉挛等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5~7壮;或艾条灸10~20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实中夹虚

    指实邪结聚的病夹有虚证,邪盛正虚。如臌胀病,症见腹胀满、二便不利、形体消瘦、面色萎黄、纳减、气短乏力、脉弦细等,为气血郁结的实证夹脾肾不足的虚象。

  • 寒气

    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寒气,则呕吐恶心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
  • 退热桔梗饮子

    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八方。桔梗、芒硝、大黄、茺蔚子、炒白芍药、玄参、黄芩、防风各一钱。为粗末,水煎去渣,食后服。治目珠高突疼痛。

  • 失颈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失枕,详该条。

  • 汤烫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即烫火伤。详烧伤条。

  • 勿听子

    【介绍】:见熊宗立条。

  • 俞启华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旭光,思溪(今属江西婺源)人。精于医术,驰名远近,为人治病,不计酬报,善施好助,人皆祝他长寿百岁,故称“百寿先生”。撰有《医方辑要》、《采亭医案》、《本草释名》等书,未见刊行。

  • 泄利

    病名。即泄泻。《华氏中藏经·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》:“寒则精神不守,泄利不止。”详泄泻条。

  • 白露

    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寒风晓暮,蒸热相薄,草木凝烟,湿化不流,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。”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凉。

  • 空心蕹藤菜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空心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