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又名冰瑕障、冰壶秋月。指宿翳之菲薄透明光滑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薄薄隐隐,或片或点,生于风轮之上,其色光白而甚薄,如冰上之瑕。”参见宿翳条。②水晶障翳症之别称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眼内障如水
即刺血疗法。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部第六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六寸处。主治肠鸣,腹满,胀痛,肋间神经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经穴名。代号DU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医心方》名悬极俞。属督脉。位于腰部,第一、二腰椎棘突之间。布有腰神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。主治腰痛,腹痛,泄泻,痢疾,脱肛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
又称邪气。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。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包括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。因从外侵入人体,故又称外邪。
证名。指黑睛部位病痛。详目痛条。
肝主管全身筋膜。筋要赖肝的精气滋养,才能活动有力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肝主筋”;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肝者……其充在筋。”肝不养筋,则动作迟钝,活动不灵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丈夫……七八,肝气衰
病名。指由热毒积于心经致咽喉干燥疼痛,无痰涎,或气喘,饮食吞咽有碍,甚则呛食不下者为重症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:“呛食喉风热积心,喉中干燥立时疼,更无痰涎多气喘,若还呛食命无存。”治宜顺气利膈汤、川桔散(
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为荷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九牛造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