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人血七

人血七

药材名称人血七

拼音Rén Xuè Qī

别名野人血草、大人血七、大金盆、野人血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罂粟科植物人血草的带根全草或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ylophorum lasiocarpum(Oliv.)Fedde

采收和储藏:7-9月间采挖,去净泥土、杂质,晒干。

原形态人血草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30-50cm,含红色汁液,通常不分枝,茎、叶柄及叶背均被褐色卷曲的柔毛。基生叶叶柄长约7.5-10cm;叶片大头羽状深裂至中脉,裂片4-7对,侧面的斜卵形,边缘粗齿状,顶生裂片最大,宽卵形,长7.5-10cm,宽5-7.5cm;茎生叶2-3片生茎上部,近对生或近轮生,长达20cm。聚伞花序伞状,花4-6朵;苞片窄卵形,长1-1.5cm;花梗长5-15cm;萼片2;花瓣4,黄色,倒卵形,长约2cm;雄蕊多数,长约1.2cm;子房有短毛。蒴果细圆柱形,长达8cm,直径粗达4mm,有短柔毛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2200m的高山林下阴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化学成分全草含有四氢黄连碱(tetrahydrocoptisine),血根碱(sanguinarine),白屈菜红碱(chelerythrine),黄连碱(coptisine),别隐品碱(allocrytopine),原阿片碱(protopine)等。

性味苦;涩;平

归经肝经

功能主治活血散瘀;止痛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月经不调;疮疖;咳血;吐血;鼻衄;尿血;便血;疮疖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捣烂敷。

复方本品含红色液汁,酷似人血;功用似三七,故有“人血七”、“人血草”诸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鸬鹚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鸬鹚肉药材名称鸬鹚肉拼音Lú Cí Ròu别名水老鸦(《本草衍义》),摸鱼公(《纲目拾遗》),鱼鹰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)。出处《雷公炮炙论

  • 大虎耳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虎耳草药材名称大虎耳草拼音Dà Hǔ ěr Cǎo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根须状,有毛。茎直立,高约20厘米,肉质,疏

  • 水白蜡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白蜡药材名称水白蜡拼音Shuǐ Bái Là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叶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原形态小蜡树,又名:小白蜡树、小叶女贞。半常绿灌

  • 驴毛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驴毛药材名称驴毛拼音Lǘ Máo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毛。功能主治食疗本草》:"治头中一切风,驴毛一斤炒令黄,投一斗酒中,渍三日,空心细细饮,使醉,覆卧取汗,明日更依前

  • 白补药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原形态花茎状丹参,又名:地梗鼠尾。多年生草本。基生叶6~1

  • 矮叶书带蕨

    药材名称矮叶书带蕨拼音ǎi Yè Shū Dài Jué英文名Low Grass Fern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蕨类植物图谱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书带蕨科植物矮叶书带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tar

  • 海豘鱼

   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(《临海异物志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。原形态海豚(《纲目》)体长2~2.4米,肥满呈圆锥形。头部较小

  • 沙茴香

    药材名称沙茴香拼音Shā Huí Xiānɡ别名野茴香、沙前胡来源伞形科沙茴香Ferula borealis Kuan [Peucedanum rigidum Bunge],以根、种子、全草

  • 秤杆升麻

    药材名称秤杆升麻拼音Chènɡ Gǎn Shēnɡ Má别名斑麻、麻沙菜、白花根、米点菜、土升麻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猫儿翻甑、搬倒甑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菊

  • 竹叶兰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竹叶兰药材名称竹叶兰拼音Zhú Yè Lán别名黄竹参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,竹叶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《贵州药植目录》来源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