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骨
即毖骨。详该条。
即毖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灯盏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二母宁嗽汤条。
①指病人呻吟的声音。②指病人喘息时喉间的声音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其不及则令人喘,呼吸少气而咳,上气见血,下闻病音。”
儿科病证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婴儿出生时咽下秽液,内扰于胃,生后当天或次日多次呕吐。将秽液污染的胃内容物吐净后,可自行缓解。
①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川木通。②见《中药鉴别手册》。即淮通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白撑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时病论》卷四方。又名雷氏却暑调元法。煨石膏四钱,滑石、茯苓各三钱,制半夏一钱,东洋参、麦门冬各二钱,粉甘草六分,粳米一撮。水煎服。治暑热极盛,元气受伤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病证名。①《兰室秘藏》卷上:“目眶岁久赤烂,俗呼为赤瞎是也。”详目眶岁久赤烂条。②白膜蔽睛俗称赤瞎(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)。详白膜蔽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