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类方

伤寒类方

  • 伤寒类方

    伤寒类方

  • 伤寒类方

    书名。不分卷。徐大椿编释。书成于1759年。徐氏研究《伤寒论》不以六经分类,他认为:“方之治病有定,而病之变迁无定”,遂将《伤寒论》中113方分为桂枝汤、麻黄汤、葛根汤、柴胡汤、栀子汤、承气汤、泻心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儿阳厥

    即小儿热厥,详小儿厥证、小儿热厥条。

  • 狼牙草

    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):34,1972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相火

    出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。与君火相对而言。《格致余论》:“……君以位而言……守位禀命,因其动而可见,故谓之相”。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,以温养脏腑,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。一般认为肝、胆、肾、三焦均内寄相火,而

  • 缺盆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上商

    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商为金音,故上商指阳明燥金司天。

  • 小急

    喻脉象的细小而急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肾脉小急,肝脉小急,心脉小急,不鼓皆为瘕。”

  • 经乍来乍少

    病名。指月经忽来而月经量甚少。秦景明《女科医宗大成》:“此因阴气乘阳,内寒血涩,以致经血乍来乍少。而在月后者,治用八物汤(四物汤加人参、白术、黄芪、红花、陈皮、甘草、丹皮)。”

  • 子眩

    病名。亦名妊娠眩晕。郑玉峰《万金方》:“妊妇头眩躁闷,不能举动,心震不安,名曰子眩。”多属肝肾阴虚,肝阳偏亢,上扰清窍所致。症见头痛眩晕,耳鸣眼花,心烦急躁。宜养阴清热,平肝潜阳。用一贯煎,或天麻钩藤

  • 注布

    见注市条。

  • 心气不固

    又称心气不收。心藏神、主血脉、主汗液等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,可出现心神浮越、精神散乱、健忘易惊、心悸、自汗或动则汗出等证候。治宜补益心气,辅以重镇安神或固涩收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