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幼科发挥》卷四方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当归、川芎、陈皮、半夏曲、炒苍术、姜厚朴、柴胡、黄芩、猪苓、泽泻、草果、常山、青皮、肉桂、鳖甲(酥炙)各等分。为末,酒煮曲糊为丸,麻子大,陈米汤送下。治疟
古病名。指鬾病兼有发热,大便黄而恶臭者。治法见大便恶臭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心得》卷中。即悬痈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癫病的别称。《证治准绳》卷五:“癫病俗谓之失心风。”详癫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秫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手背发、手背毒、手疣、手背疔,俗名蜘蛛背。此证生于手背中渚、液门二穴。属手三阳经,由风火与湿凝滞而成。初起形如芒刺,渐觉疼痛,若高肿红活,焮热溃速者为痈;若漫肿坚硬,无红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少阳经之阳络。名枢持,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指断绝生育,即绝育。
病名。上唇所生须为髭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髭疗生于髭中。”证治见疔疮条。
六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手少阴之本,在锐骨之端;标,在背腧也。”马莳注:“手少阴心经之本,在锐骨之端,即神门穴,标在背之心俞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