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色微黄而滑,是风邪化热,尚未伤津,仍可清热透表;微黄而干,是邪已入里,如大便秘结,热已伤津,法当清里,不宜发汗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清·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。全书分阴亏、血症等16门。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,治法以调理见长。
五臭之一,焦为火臭,入通于心,故为心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南方赤色,入通于心,……其类火,……其臭焦。”临床上病人厌恶焦臭或自觉口有焦苦气味,常是火热内结,津液受损的病征,如《难经》谓:“故知
证名。即咳脓血。为肺痈主症之一。参咳脓血、肺痈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即冲疽。见该条。
出《毛诗传》。为鹌鹑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卯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……日出甚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①五脏之一。与胃相为表里。主运化水谷精微,输布全身,供应各方面的需要,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。《类经》卷三:“脾主运化……五味入胃,由脾布散,故曰五味出焉。”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,故称为后天之本。又
病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。治疗参见月经过多、经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