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六府

六府

六腑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涎

    六涎之一。指劳伤精气,髓海空虚,虚热内生,灼液而成的痰涎。《史载之方》:“脏腑骨槽,虚热转盛,其涎所积,隔在中焦,因其肾脏之虚寒,邪气与热涎相交,发为疼痛。”

  • 太仓公

    【介绍】:见淳于意条。

  • 消肾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三。即肾消、消浊。详该条。

  • 黑洋参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太白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肾胀

    证名。胀病之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肾胀者,腹满引背,央央然腰髀痛。”《医醇賸义·胀》:“肾本属水,寒气乘之,……故腹满引背,时形困苦,腰髀痛则下元虚寒,营血不能流灌也。当温肾祛寒,温泉汤主之。”参见胀

  • 陶氏再造散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人参、黄芪、桂枝、附子、细辛、羌活、防风、川芎、炙甘草各一钱,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,炒芍药一钱(后下)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亡阳,汗不得出,头眩身慄。

  • 葛稚川

    【介绍】:见葛洪条。

  • 针麻

    即针刺麻醉。见该条。

  • 火把果

    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赤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蓄水证

    太阳腑证之一。详伤寒蓄水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