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冷心痛

冷心痛
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。指因寒所致的心痛。症见心痛绵绵不休,喜暖喜按,肢冷,溺清不渴,脉迟微细。治宜温化为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心病源流》:“外受寒,当温散;内受寒,当温利;久则寒必郁,当疏解。总治宜术附汤虚寒温补,宜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。肾寒乘心,痛则心悬如饥,泄利下重,宜五积散寒气背俞之脉,则血脉涩。血脉涩,则血虚,血虚则痛。其俞注于心,故相引而痛,宜桂枝四七汤、神效散。”参见心痛、寒厥心痛冷气心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脑蒸

    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
  • 野蒜

    ①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石蒜之别名。②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薤白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水堇

    见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交通心肾

    治疗心肾不交的方法。心肾不交,症见心悸心烦、头晕失眠、健忘遗精、耳鸣耳聋、腰痠腿软、小便短赤,舌质红,脉细数,用生地、麦冬、百合、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何首乌等药,或用交泰丸。

  • 脾虚多涎

    病证名。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多涎,由脾气不足,不能四布津液而成。”症见神疲,面色萎黄,涎多清稀。治宜补益脾气。用补中益气汤。

  • 四属

    指四肢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荣卫俱微,三焦无所御,四属断绝。”

  • 白云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窝儿参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胠胁肋痛

    证名。胠指腋下,胠胁肋为腋下及胁肋部气郁、血瘀、痰饮、食积及外感之邪侵袭,均可发生胠胁肋部疼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:“胜胁肋痛,固由于肝邪之实,而所谓肝邪者,不越气、血、痰、食、风寒五端。”详

  • 直中阴经

    指寒邪不经过三阳经,直接侵犯三阴经,出现无热、恶寒及其他阴经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有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;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