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总伤寒
见医学五则条。
见医学五则条。
厥证之一。因肝气厥逆上冲所致的厥证。《证治汇补·眩晕》:“肝厥之证,状如痫疾,僵仆不惺,惺则呕吐,头眩发热。宜二陈汤加柴胡、枳壳、甘菊、勾藤、干葛、山栀、生姜。”勾藤散、石膏汤等方均可选用。参见厥证条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栀子。详该条。
即阴囊。《寓意草》:“少腹有疝……,坠入睾囊甚易。”
一手伏脉。详伏脉条。
即儿脐出血。详该条。
儿科著作。1卷。清·庄一夔撰,刊于1777年。本书专论小儿慢惊风的治法,作者主张以温补为主,反对用寒凉攻伐。书中列述慢惊风症候,并介绍经验方2首。内容简要,刊本颇多,流传较广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,为一叶萩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脊中,见该条。
即宗气外泄。其表现为气喘,虚里部位(心尖搏动处)跳动太过,动而应衣、多伴有痰瘀或心阳不足见证。常见于心功能不全的疾病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胃之大络,名曰虚里,贯膈络肺,出左乳下,……其动应衣,宗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