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体稍胖大,色淡而嫩,舌边有齿痕,多属脾虚。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,是心脾二经有热。舌肿胖,色青紫而暗,多见于中毒。参见舌胀大条。
即脏会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巨刺者,左取右,右取左。”是指机体一侧有病,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指出,巨刺适于“邪客于经”的疾患,刺时“必中其经,非络脉也。”本法与缪刺二
病名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耳挺结于窍内,气脉不通,疼痛不止”。多由肝胃肾三经火凝聚而成。症见耳孔内肿起赘生物,形若枣核,细条而长,胬出耳外。治宜内服栀子清肝汤加减。外以硇砂散点耳挺上。参见耳蕈条。
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古方》卷六十一引《广济方》方。天花粉四两、肉桂、牛膝、豆豉各三两。为末,水煎,分三次服,每隔一小时一次。用于催产,并治胎死不下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双胎,详该条。
方书。1卷。清·司马湘(晴江)辑。辑年不详。此书汇集七珍双治散、金疮铁扇散等42方,多为外科验方。卷末附“市肆所卖丸散膏丹目录”,收回生再造丸、瞻酥丸等25方;“治杂方目录”,收治哮喘方等治蛇头疔方等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焉文。江苏毗陵(今武进)人。尤长于本草,辑有《本草汇笺》(1660年)一书。
见穴位磁疗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