涎唾、口津的俗称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铜人腧穴图经》作五户。即天突,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又名乌龙摆尾根、乌泡根。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Rubus tephrodes Hance的根。酸、甘,平。祛风除湿,活血。治产后感冒,风湿疼痛,慢性肝炎,腹泻,痢疾,闭经,月经不调
病证名。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。参见舌纵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、江苏中医研究所编。这是一部较系统整理古代中药学的教材。共分三篇。上篇总论中药简史及炮制、制剂等基本知识。中篇各论部分收录药约560种,对于药物的产地、科属、药材、性味、归经、主治、
①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。②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、医事等的政令。
症名。口舌麻木,感觉减退的症状。可见于中风或脾胃积滞等病。或口服乌头等一类药物过量亦会出现短暂的口舌麻木。参见口麻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脚趾关节。
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