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华山矾

华山矾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华山矾

药材名称华山矾

拼音Huà Shān Fán

别名常山[广西]、狗屎木、华灰木

来源山矾山矾属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 (Lour.) Druce,以根、叶入药。根全年可采;叶于夏秋采集,分别晒干备用。

性味根:甘、微苦,凉。

功能主治根:解表退热,解毒除烦。用于感冒发热,心烦口渴,疟疾,腰腿痛,狂犬咬伤,毒蛇咬伤。叶: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
用法用量根3~5钱;叶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华山矾

药材名称华山矾

拼音Huà Shān Fán

别名降痰王、贡檀兜、钉地黄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华灰木、牛特木、雷公针、膨药、白花丹、七针、土黄柴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米碎花木,大米仔花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水泡木、糯米树、止血树(《广西中药志》),檬子柴、羊子屎、毛壳子树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,毛柴子、渣子树、狗檬树(《江西草药》),豆豉果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,狗屎木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地黄木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

来源山矾科植物华山矾枝叶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落叶灌木,高1~3米。嫩枝密被柔毛。单叶互生;椭圆形、倒卵状椭圆形,长3.5~7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钝形或广楔形,叶缘具细小点齿,上面具疏毛,下面密被白茸毛;叶柄长3~5毫米,有柔毛,无托叶。圆锥花序,腋生和顶生,长4~6厘米,花梗、花柄。嫩枝均同色,并具柔毛;萼5裂,三角形,长约2毫米,宿存,密被柔毛;花冠白色,基部合生,裂片5,卵形,长约3毫米;雄蕊多数,聚成5束,每束有雄蕊10余枚,着生于花冠基部,花丝白色,花药浅黄色,2室,背着;雌蕊1,花柱白色,与雄蕊相等长,柱头不裂,子房下位,2室。核果蓝黑色,圆形,长约6毫米;径约3.5毫米。种子圆形,多数。花期6~7月。果期10~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丘陵、荒坡、旷野、灌木丛中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:"性凉,味苦,有小毒。"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止血生肌。治痢疾,泄泻,创伤出血,汤火烫伤,溃疡。
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散毒疮。"

②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:"清湿热,止血,止泻痢。外用收水,生肌,收敛疮口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捣汁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
复方①治痢疾:华山矾嫩叶、野南瓜叶、枫树叶、凤尾草叶,各用鲜品一两。捣烂,酌加水擂取汁,去渣,加蜂蜜或白糖调和,空腹时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
②治刀斧创伤:华山矾嫩叶,用人尿浸一宿,取出晒干,研末敷伤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

③治烫火伤:鲜华山矾叶捣烂(干叶研末),敷患处。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

④治疮疡:鲜华山矾叶擂烂或干叶研末,外敷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⑤治烂眼沿:华山矾叶适量,加水浸三小时,煮沸,待温,洗患处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华山矾

药材名称华山矾

拼音Huà Shān Fán

别名地黄、降痰王、贡檀兜、华灰木、牛特木、雷公针、膨药、白花丹、七针、土黄柴、米碎花木、大米仔花、水泡木、糯米树、止血树、檬子柴、羊子屎、毛壳子树、毛柴子、渣子树、狗檬树、豆鼓果、狗屎木、地黄木土常山狗骨柴头、木地牛、蛙模吐饭、流涎柴、白柴头、小药木

出处出自《广西中药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os chinensis(Lour.)Druce[Myrtuschinensis Lour.」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碎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灌木。嫩枝、叶柄、叶背均被灰黄色皱曲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5mm;叶片纸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4-7(-10)cm,宽2-5cm,先湍急尖或短尖,有时圆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细尖锯齿,叶面有短柔毛;中脉在叶面凹下,侧脉每边4-7条;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长4-7cm,花序轴、苞片、萼外面均密被发黄色皱曲柔毛;苞片早落;花萼长2-3mm,裂片长圆形,长于等筒;花冠白色,芳香,长约4mm,5深裂几达基部;雄蕊50-60,花丝基部合生成5体雄蕊;花盘具5凸起的腺点,无毛;子房2室。核果卵状圆球形,歪斜,长5-7mm,被紧贴的柔毛,熟时蓝色,先端宿萼裂片向内伏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的以下丘陵、山坡、杂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适宜栽培在温和山坡林下或荫蔽的环境。土壤以疏松、湿润的砂质壤上为宜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根繁殖。种子繁殖 春季播种,在湿润的土壤上,2星期左右即可出苗。分很繁殖:当老根尚未萌芽前,挖出全株。分成若干块,再行分根栽植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破碎.绿色或黄绿色,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4-7cm,宽2-5cm,先端急尖或短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细小锯齿,上面有短柔毛,中脉在上面凹下,侧脉每边4-7条。嫩枝、叶柄、叶背均被有黄色皱曲柔毛。叶片纸质。气微,味苦,有小毒。

性味苦;性凉;小毒

归经胃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热利湿;解毒;止血生肌。主泻痢;疮疡肿毒,创伤出血;烫火伤;溃疡

用法用量内服:鲜品15~30g,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敷毒疮。

2.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:清湿热,止血,止泻痢。外用收水,生肌,收敛疮口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豆腐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豆腐浆药材名称豆腐浆拼音Dòu Fu Jiānɡ别名豆浆(《秘方集验》)出处《纲目拾遗》制法参见"豆腐"条。性味甘,平。①《药性考》:"味甘微苦

  • 三月泡

    药材名称三月泡拼音Sān Yuè Pào别名企晃刺、野杜利、竖藤火梅刺、饭消扭、割田藨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蓬虆Rubus hirsutus Thunb.[R. thunbergii Sieb. e

  • 润鳞鳞毛蕨

    药材名称润鳞鳞毛蕨来源蕨类鳞毛蕨科润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(Benth.) C.chr.ex Ching,以根状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华南长江流域向北达河南。功能主治敛疮,解毒

  • 鲫鱼头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鲫鱼头药材名称鲫鱼头拼音Jì Yú Tóu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。性味《药对》:"温。"功能主治治咳嗽,痢疾,小儿口疮,

  • 腊梅花

    药材名称腊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别名腊梅花(《救荒本草》),黄梅花(《纲目》),铁筷子花、雪里花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腊梅的花蕾。1~2月间采摘,

  • 散血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散血莲药材名称散血莲拼音Sàn Xuè Lián别名活血莲(《湖南药物志》),眉风草(《贵州草药》),大叶凤凰尾巴草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《湖南药

  • 柄果槲寄生

   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、桂花寄生、油桐寄生、寄生茶、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

  • 黄锁梅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锁梅叶药材名称黄锁梅叶拼音Huánɡ Suǒ Méi Yè出处《红河中草药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叶。全年可采。功能主治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

  • 荠苨苗

    药材名称荠苨苗拼音Qí Nǐ Miáo别名隐忍(陶弘景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荠苨的苗叶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苦,寒,无毒。"功能主治①《本草图经》:&qu

  • 变豆菜

    药材名称变豆菜拼音Biàn Dòu Cài别名山芹菜、山芹、五指疳、鸭脚板、蓝布正出处本品始载于《救荒本草》,云: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,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,叶似地牡丹极大,又锯齿尖,其后叶中分生茎叉,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