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冷疳。详该条。
指眼、耳、口、鼻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出上窍。”参见七窍条。
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出盗汗不止,宜服牡蛎散治之。”(牡蛎、麦冬、甘草、麻黄根)
书名。清·汪昂撰。刊于1694年。系《本草备要》与《医方集解》的合刊本。各见本条。
病名,见《杂病证治类方》卷六。因小肠虚,风冷之邪入侵所致。《医宗必读》卷八:“小肠疝,小肠之病,小腹痛引睾丸,必连腰背而痛。”治宜温化行气,可用茴香、川楝、吴萸、陈皮、马兰花、芫荽煎服。
见《验方新编》。即米皮糠,详该条。
稸,同蓄。积聚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动濡积并稸。”
即黑神散第一方,见黑神散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五脏与五体的相互关系之一。肾藏精,精化生髓,髓充于骨,骨骼的发育、成长、荣枯,与肾的精气盛衰密切相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肾生骨髓。”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肾之合骨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