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乳房胀大及泌乳的现象。为禀自母体冲任二脉之气上溢所致。男女婴儿均可出现,是一种生理现象。切忌挤压,以防感染。任其自然,一至二星期即可消失,但亦有延长至三月之久才消失者。
出《灵枢·九针》。①又称痼病痼疾。瘤者,邪气稽留之意。详见痼疾条。②指肿瘤。《圣济总录·瘿瘤门》:“论曰,瘤之为义,留滞而不去也。……及郁结壅塞,则乘虚投隙,瘤所以生,初为小核,寖以长大,若杯盂然,不
证名。又称喜惊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等篇。指遇事容易惊吓,或经常自觉惊慌。常伴见心悸不宁症状。多由心气虚或心火旺,肝阳上亢、胆虚及气血亏损所致。当结合因、证分别论治。
药物学著作。20卷。明·倪朱谟撰。刊于1624年。收载药物约670余种。汇集引录《神农本草经》等以及当时各家的本草文献,进行了归纳补正,并删去繁复,附以验方。卷首列本草图,绘制较精细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麻蕡之别名,详该条。
有关房中术的最早论述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,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。”历代注家对七损八益的解释全是错误的。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《天下至道谈》解开了这一迷团。该书说:“气有八益,
①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万年青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射干之别名。③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扁竹根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水肿病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正水,其脉沉迟,外证自喘。”多因脾肾阳虚,水停于里,上迫于肺所致。参见水肿、肺虚身肿条。②指十种水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四,称心水、肝水、肺水
通常指外感之风邪,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。参风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即犁头尖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