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反背红

反背红

①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大肺筋草之别名。②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血盆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元大成汤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九方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白芍药、黄芪、熟附子、山茱萸、砂仁、五味子、陈皮、木香、炙甘草。加生姜、大枣,水煎服。治溃疡元气素虚,精神怯弱,或脓水出多,神无所主,以致睡卧昏倦,手冷身凉

  • 少征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按五音建运理论,征代表火运,故不及之火运称为少征。

  • 王僧弥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珉条。

  • 蛇舌草

    ①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简称。③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瓶尔小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颏(kē 科)

   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。俗称下巴或下巴颏。

  • 伤脏腑

    证名。为外伤引起内脏损伤的总称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因跌扑、碰撞、挤压所致。临床多见有胸胁及腹部内脏受伤。前者证见胸胁疼痛或窜痛、胀满,呼吸、咳嗽均牵掣疼痛,甚或咳血、吐血,喘促不能平卧,烦躁不安

  • 钟大延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恒国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精于医术,治病不拘于成方,能自出新意,常奏良效。

  • 针刺感应

    简称针感,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、麻、重、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。不同针感的出现,和患者的体质、病种、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。凡进行针刺治疗,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,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。至于针刺

  • 珠村草堂医案

    见张千里医案条。

  • 金匮玉函经二注

    书名。22卷。清·周扬俊撰于1687年。周氏于《金匮要略》注家中推崇赵以德《金匮方论衍义》,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,名为“二注”。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,并有所发挥。但周氏在自序中宣扬“事不